如果无法共情,请不要对精神疾病患者造成二次伤害!

大家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原因无非有俩:?


(资料图片)

在网络生活中,我们经常听见类似于这样的话语:

“这孩子是不是脑袋缺根筋?”

“你是不是神经病啊!”

“离我远点,我有精神病”

……

这届网友早已把精神病当作互相调侃的谈资。

在当下社会中,很多人对精神病的感观停留在精神分裂症,暴力、甚至杀人等不良印象,这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不乏有媒体的舆论引导和污名化报道。

在很多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中,媒体都没有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精神病患者触犯法律后,会有减轻处罚或不负刑事责任等“特权”和“优待”,而是以“精神病”为流量标签,引导着一波又一波“舆论潮”,让大众用无差别的看待一般杀人犯的眼光去审判,将这一类人群一次又一次打入深渊。

我们时常在思考,如何才能向精神疾病患者表达出自己的善意呢?

精神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,这类疾病的发生常常伴有病耻感。大多数精神疾病存在大脑功能障碍,从而出现一些病态思想、怪异行为以及不恰当言语,他们对自己所罹患的病症没有自我察觉的意识,也就是缺乏“病识感”。

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,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,而是起码的尊重与理解,我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放大他们有所欠缺的地方,而是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,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
好端端的一个人,谁想得精神病啊!

“精神病”的标签本身没有什么意义,但是会成为一道隔阂,将患者过分夸大为“疯子”而被孤立于人群之外。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,请不要歧视,不要让恶言恶语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换一个思路讲,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性格缺陷,甚至人格缺陷,何必过分苛求他人完美无瑕呢?

人心的偏见是一座无法跨越的山,我们永远无法去填平它,但也不需要再去增高。如果无法做到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,那就请你“保持距离”,不要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。

善意的举动可以温暖一个人的一生,而恶意的评价或揣测也可能需要穷其一生去治愈。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